主页/ 如来藏/ 文章正文

何谓如来藏

导读:佛法当中蕴含的智慧很深,道理也是很深的,想要了解它的深意是需要用心领悟的。而且在领悟佛法的过程中是需要达到如...

佛法当中蕴含的智慧很深,道理也是很深的,想要了解它的深意是需要用心领悟的。而且在领悟佛法的过程中是需要达到如来藏这个境界的,这样在领悟时会更容易一些。但何谓如来藏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
何谓如来藏

如来藏不是一个实体,只是一个境界。这个境界,在凡夫称为识,在圣者则称为智。

在《密严经》和《胜鬘经》中,明白指出,如来藏是佛智、如来藏是智境。因此,根本不存在有自性、无自性的问题。

任何形式的生命,都有自己的心识境界。一切事物与现象是客观存在,而心识却是主观的,由主观的心识,执持客观的事物,从而心识中转起一个境界,这个境界便即是“识境”。这个识境,有自性呢、还是无自性呢?

当然是无自性。譬如觉得美与丑,那只是心识的觉受,不能够说觉得美时,心识有美性;觉得丑时,心识有丑性。

然而凡夫却将无自性的心识境界,当成为有自性的实体。我见到、我听到、我嗅到、我尝到、我触到,于是色声香味触便都统统成为真实,其实这所谓真实,无非只是自己的心识境界(色声香味触界),并非客观的现实。

由于这个缘故,《楞伽经》说,凡庸者便落在相(nimitta)、名(nama)、分别(vikalpa)里面来认识事物。

相、名、分别三者实互相联系。当内识缘外境时,转起一个行相,我们就将行相当成是外境的实相。由是起分别,便建立了名。我们再在名上起分别,由是便有了一个概念,人于是又由概念去理解事物的相,这时候,便连心识上的行相都受到歪曲,人连行相都不能如实而见,所见的无非只是概念的反射。

何谓如来藏

岭南有一种花卉,叫刺桐花,尖尖的花蕾沿着长长的柔枝而结,远望过去,很像一群人坐在龙船上。百十花枝伸展,便彷佛端午节时的龙舟竞渡,所以刺桐便有一个土名,叫龙船花。

每当刺桐花开,人就觉得热闹,奸像端午节就快来临的样子。当年庶祖母卢太君一见小院刺桐花开,便说:“快要包粽子了,你看,花神都划龙舟了。”可是当时笔者虽在稚年,见到刺桐花心中却不快乐,那是因为读过一位谪宦文人的两句诗:“岭南春尽无嘉卉,镇日刺桐花下行”。他落寞贬官,沿着南雄道入岭南,沿途只见刺桐,不见桃李,大概由刺桐的刺作感兴,便写下这两句苍凉的诗。你看,这就是名言分别了,同一样的花,庶祖母对心识行相的觉受是热闹,而笔者却是落寞,两种境界何等不同,只刺桐却自己如实生长,几曾有理会看花人的心识境界。

所以当人一落于名言的边际,所见到的便只是名言分别相,这时候,心识境界便给看成为有自性了,山有山性、水有水性、花有花性。甚至不同的山有不同的山性,所以泰山雄伟、桂林的山则清幽;不同的水有不同的水性,所以黄河澎湃,岭南的珠江则涴延;不同的花亦有不同的花性,所以牡丹富贵,黄菊则可延年。

何谓如来藏

佛家并不是不容许这样的建立,但却须指出,由这样建立而成的自性,其实并非事物的自性,只是相、名、分别。

《楞伽经》由是又建立正智(samyagjnana)与如如(tathata),这即是圣者的心境,称为智境。

当我们能离相、名、分别来对待事物时,这便已经是智境,初地菩萨触证真如,即开始领悟无分别智,那智境即名为如(《楞伽》称为“如如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