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无学果

"

无学果又称无学位、无学果、无学道、无学地。指断尽一切烦恼,已得阿罗汉果者。若已知佛之教法,但未断惑,尚有所学者,称为‘有学’。

无学果——佛学术语,‘有学’之对称

无学果——佛学术语,‘有学’之对称

无学果:修行人如何调整心态

修无学果的时候,心态是很重要的,如果心态不正确的话,反而是会影响修行的,同时也会影响对无学果的认识,那么具体修行人要如何调整心态呢?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。

无学果:修行人如何调整心态

我们先来看这个“态”字,是心上面一个太。意思是,心量要大一点、再大一点,这就是调整心态。调到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尽虚空、遍法界就是一心,就是诸佛如来的境界。所有的十方世界、恒河沙诸佛刹土都在他心里,这就是诸佛的心量。如来的舞台尽虚空、遍法界,所以我们赞佛:“天上天下无如佛,十方世界亦无比;世间所有我尽见,一切无有如佛者。”我们现在心量小到只有自己,那麻烦就大了。

有一个字,我想给大家拆解一下:若心里只有自己,这是个什么字?是忌讳的“忌”。若心里面只有自己,没有他人,就犯了人生大忌。你犯了人生大忌,你这一生一定是坎坷的、黑暗的、烦恼的、不成功的,这个命就注定了!

无学果:修行人如何调整心态

分别心、妄心把我们本具广大的心变成了现在自私自利的小心,中国人把这种人叫“小人”,心量大了才叫“大人”、“大丈夫”。古人说“仁者无敌”,什么意思呢?我们看“仁”字,“仁”是两个人依靠在一起,这是古人在告诉我们,心里有自己也要有他人。推而广之,对所有的人都仁慈博爱,内心及外境没有敌对,这就是“仁者无敌”之意。

两个人在一起不能相容,是因为当中划了界限。画地为牢、画地自限,把自己的心量划小了。我们要通过修行和训练,把心的界限去掉,慢慢就会明白尽虚空、遍法界原来就是你自己。正如《华严经》所云: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所以尽虚空、遍法界依正庄严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诸佛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,那是多么广大无边的舞台啊!

无学果:修行人如何调整心态

通过上面的介绍,师兄对修无学果的时候,如何调整心态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,要知道不管是修无学果还是修其它的,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说是心态决定了师兄对佛法有多深的了解。

...查看更多
无学果:什么是万法唯心

无学果是比较常见的佛学术语,是师兄必须要了解的,同时还有万法唯心,在佛法中也是非常常见的,所以也是需要师兄了解的,下面就先简单的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万法唯心吧。

无学果:什么是万法唯心

「万法唯心」即一切宇宙万物都是自己构思出来。本来无一物,无所谓好与坏、高低、美丑,什么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。

譬如你喜欢某人,便会觉得他什么都好,近乎完美。相反你讨厌他,就觉得他一文不值,又或者你修不净观,观察自己及他人的身体皆是污秽不净。其实身体本身并无净与不净,美与不美之分,一切都是我们的主观作怪。世界万物都是从这个思想分析出来,这不是万法唯心吗?

佛教对心有五种解释,就是肉团心、集起心、缘虑心、思量心和真如心。我们要证悟的就是真如心,亦即如来藏总持,妙真如性,诸法实相,常住佛性。证悟真如者就是佛,迷失真如者是众生。

无学果:什么是万法唯心

这个真心在哪里呢?因为它是无形无相,所以不在某处。凡有住处必有空间,它没有大小方圆及颜色的分别。它不是物质,所以无迹可寻。但它又不是没有,因这个真心能觉知万物,创造万物,有无量作用。没有一样东西能脱离真如心的觉知,所以又是无不相。若是不明白,它一切皆非;若能明白,则一切皆是。

无学果:什么是万法唯心

通过上面的介绍,师兄对万法唯心应该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,了解了这个之后,师兄对无学果也是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,这样多多的去了解佛学常识问题,对师兄学习佛法是有很大的帮助,可以让师兄更快的领悟佛法中的智慧,从而有更大的收获。

...查看更多
无学果:如何修身养性

无学果是帮助我们斩断烦恼的,所以说师兄一定要去修无学果,这样可以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,当然除了这个,还有其它修身养性的方法,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无学果:如何修身养性

一、生活在当下

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,也不要总是懊恼昨天发生的事,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。

二、生活在这里

对于远方发生的事,我们无能为力;杞人忧天,对于事情毫无帮助。所以记住,你现在就生活在此处此地,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。

三、停止猜想,面对实际

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在学校,当你遇到领导或老师时,你向他们打招呼,可他们没反应,连笑一笑都没有;如果你因此而联想下去,心里嘀咕,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?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?是轻视自己吗?

其实,也许你没有料到,你向他打招呼,而他可能心事重重,情绪不好,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。很多心理障碍,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的“想当然”造成的。

四、暂停思考,多去感受

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多去思考,而少去感受。人们整天所想的,就是怎样做好工作,怎样考出好成绩,怎样搞好同学、朋友的关系等;因而容易忽视或者没有心思去观赏美景,聆听悦耳的音乐。

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,直觉思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,可怕的后果就是人们将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。

无学果:如何修身养性

五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

人们通常都希望有愉快的情感,而不愿意接受忧郁的、悲哀的、不愉快的情感。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的,同时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转化的;因此,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接受愉快情绪,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,若是接受不了就试法改变。

六、不要随意下判断

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,就立刻下结论。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,先不要对人下判断,先要说出你是怎样认为的。

这样做,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,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。

七、我就是我

不要说,我若是某某人,我就一定会成功。这样往往容易给自己徒增无须有的压力,压抑久了脾气就会爆发出来;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,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。

不必怨天尤人,要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,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。

八、正确地自我估计

就是说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。每个人在社会中,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,所以你就得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,去履行你的权利和义务。

你如果不按照社会一致公认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这个规范去做,那你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谴责和反对。

九、阅读与经历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重视阅读的重要性,它可以快速提升你的思想层次,以反作用于你的思考。通过书本,拓展眼界、心胸,让心灵得到洗礼与提升;接着多去外面走走看看,多去感受,把书本上的东西与实际结合比较。经历多了,见识广了,可以使人的性格变稳重不急不燥。平时除了读书也可以练字画画来陶冶性情。

十、愤怒时别做任何决策

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情绪,用嘴伤害人,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;我们的不自由,通常是因为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了我们。

记住,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,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的人更强大,“水深则流缓,语迟则人贵。”

无学果:如何修身养性

通过上面的介绍,师兄不但知道了修无学果是可以有修身养性的效果,同时也知道了其它可以修身养性的方法,总的来说是有非常大的收获,对师兄的修行也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
...查看更多
无学果:如何理解六根清净

修无学果的好处是很大的,不但可以让师兄断尽一切烦恼,而且还能让师兄在面对人生问题的时候,能够不被其困扰,同时还可以让师兄达到六根清净的效果,但是有的师兄对六根清净是不太了解的,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无学果:如何理解六根清净

六根清净,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被六尘所缠绕。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,内六根贪著外六尘而生起六识。

以眼睛来说,表面上能看得到的是视觉器官,即扶尘根;看不见的视觉神经,即胜义根,而胜义根是扶尘根的实体。若没有胜义根这个视觉神经,即使有扶尘根这个器官也看不到事物。

无学果:如何理解六根清净

若眼不贪著色,耳不贪著声和鼻不贪著香等等,六根就不受污染而清净。眼根清净就能看到天堂地狱,耳根清净就能听到任何远近的声音。因此,学佛修道之人要守护根门。

无学果:如何理解六根清净

通过上面的介绍,师兄不但对无学果有了简单的了解,同时对六根清净也有了简单的了解,这样多多的了解佛学知识,可以帮助师兄更好的去修行,从而获得更大的功德利益。

...查看更多
结语

无学果是佛学术语,‘有学’之对称,已究佛之教法,无惑可断,亦无可学者,则称为‘无学’。声闻四向四果中,唯阿罗汉果为无学,余四向三果为有学,在《俱舍论》卷二十四云有记载:‘如是尽智,至已生时,便成无学阿罗汉果。已得无学应果法故,为得别果所应修学,此无有故,得无学名。’

相关新闻